篇章 Chapter | 〈大招〉 |
---|---|
原文 Original Text | 魂乎歸徠!麗以先只。 |
檢索條目 Search Item | 麗以先只 |
作者 Author | 何家興(2018:74) |
---|---|
學者釋讀 Scholar's Interpretations | 《殷周金文集成》3975 著錄一件青銅簋,字數不多:「辛子(巳),王飲多亞,聽亯京邐。賜貝二朋,用作大子丁。」銘文記載了商王宴飲群臣,器主列於其位。器主獲得商王賞賜的兩串貝,為太子作器。何琳儀先生參考前人研究成果,並結合新出古文字資料,認為「京邐」讀「就列」,見於《論語‧季氏》:「陳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」「就列」也習見於後世典籍。另有一件《邐方鼎》(《集成》2709),銘文有:「王饗酒,尹光邐」。其中的「尹光邐」,何琳儀先生讀為「尹光列」,表示「尹光列於其位」。何先生的考釋十分可信。「邐」可讀「列」。「邐」,古音屬於來紐歌部(或歸支部,恐不確);「列」,屬來紐月部;歌、月為陰入對轉。《玉篇‧山部》:「峛,力爾切。峛崺,山卑長也,或作邐迤。」《廣韻》上聲紙韻「崺」下云:「峛崺,沙丘狀,峛音邐。」《廣雅‧釋言》:「崺,迤也。」王念孫曰:「《爾雅》邐迤沙丘。郭璞注云,旁行連延。揚雄《甘泉賦》登臨峛崺。李善注云,峛崺,邪道也。峛崺與邐迤同。邐下所缺,或是迆字。」此「麗」聲與「列」聲通假之例證。何琳儀先生的考釋意見值得重視。根據商周金文的「邐」讀為「列」,《楚辭‧大招》「麗以先只」應讀為「列以先只」。殷商晚期的用字習慣,為《楚辭》文本校讀提供重要參照,充分說明用字習慣的延續性。 |
文例補充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| 1621 0 |
創建日期 Created at | 03-05-2021 00:20 28 |
(C) 2021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